行业报道 | 【榜样】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执业为民,用专业让公共法律服务更有力量
文章来源:“上海市司法局”官方微信公众号
榜样,是一本书,为我们指点迷津 榜样,是一盏灯,为我们照亮前路 榜样的力量 激励人心、催人奋进 榜样,就在我们身边 向上海司法行政系统的“榜样”致敬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 古语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自成立以来,始终以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物的务实作风,助力国家公共法律服务事业发展,扎扎实实为属地的法律服务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随着社会和群众的法律需求日益增长,如何建立律所长效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体系,更好地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品质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成为汉盛律所自我优化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标准。为此,汉盛律所通过党建引领、制度管理、人才建设、平台搭建、多元渠道等方面,助力国家法治建设和社会公共法律服务工作。 1、党建引领,制度规范和人才培育相结合 在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党委的政治引领下,律所积极开展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在外部环境纷繁复杂的情况下,律所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凝聚全体律所成员的思想共识。通过党建引领,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形成自己的公共法律服务特色。 在制度管理方面,律所执委会、监委会联合管理、监督律师的规范执业活动。同时,完善相关机制,通过设立业务、财务、行政、宣传等部门,建立完善的业务管理、风险控制、财务审计、收费规范、品牌宣传体系,全方位确保律师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汉盛定期培养、选拔优秀青年律师参加上海市和浦东新区组织的各类法律援助、社区法律宣讲、村居法律帮扶、部队军民共建、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等公共法律服务活动。 不仅如此,汉盛律所还通过讲座、座谈、文化活动等形式,组织资深律师与青年律师进行相关经验分享和交流,以真实生动的案例,传授如何将社会业务与公共法律服务协调发展的经验,提升青年律师参与公共服务的服务意识和水平。 2、持之以恒,不断深化法律公益服务内涵 公共法律服务需求是多样的。立足专业,长期关注和倾听人民群众难题,不断提高律师服务水平是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在各项公共法律服务中取得丰硕成绩的法宝。 上海汉盛律所专门设立了法律援助委员会。据统计,汉盛律所的律师平均每年办理500多件法律援助案件;不仅如此,还有超过70名律师参与到各类纠纷调解工作中。 2019年浦东新区知识产权调解委员会上,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调解中心依法授牌成立。该调解中心能够为全区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市场内的知识产权纠纷提供高效的解决渠道。 自2018年起,汉盛律所每年都会组织一支由30多名专业涉外律师组成的法律服务团队,为进博会提供法律保障服务。此举受到了主管部门和各界的好评。此外,在抗疫期间,汉盛还组织20多名律师参与了由浦东新区司法局组建的“浦东疫情防控法律服务专业团”,为市民和企业在疫情防控阶段涉法矛盾纠纷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还持续关注贫困地区的发展。2018年,汉盛与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司法局签订法律帮扶结对,每季度派驻律师为当地困难群众提供对口帮扶,为实现精准扶贫添砖加瓦。截止目前,已有近20名律师远赴云南,为当地20多个乡镇单位开展法治讲座。据统计,授课、培训已近30场,共有超5000人受惠。 3、发挥专长,为公共法律服务事业进言献策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在规模化的过程中,实现了民主党派的大融合。目前,汉盛已有民盟、民建、民革、九三等民主党派。在中共汉盛党委的带领下,汉盛各民主党派成员积极支持事务所建设,开展汉盛“大党建”实践活动,使得中国共产党员和各民主党派人士在律师事务所这一新经济组织中,充分发挥出合作分工的创新性。 而这一实践的主阵地就是在公共法律服务领域。汉盛各民主党派律师积极参与各项公共法律服务,特别在建言献策、参政议政方面。民主党派律师不断提高与中共汉盛党委的合作共事能力,在规范发展自身业务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为所在地区的社会公共事务贡献力量。 在此次抗击疫情中,民建会员朱以林律师曾书面建言禁止民宿经营,杜绝基层社区疫情隐患,建议立即得到浦东统战部反馈和采纳。民盟汉盛支部主委裴长利律师则发表了《尽快建立全面禁绝食用野生动物的治理体系》一文,建议制定清单,加强安全监管,该文章被人民日报等多家权威媒体平台分别转载。 此外,汉盛与汉盛党委还携手民盟浦东区委发起“助力长三角中小企业共度难关公益法律服务在行动”倡议,联合长三角地区多家品牌律师事务所,利用线上平台,组织上千名专业律师“点对点”为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切实帮助中小企业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减少损失,助力长三角一体化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