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盛动态丨DeepSeek背景下未来产业布局与法律赋能研讨会圆满举行——暨上海首家沪港联营律所签约
活动由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执委会委员、高级合伙人李玉玲主持。
出席活动的领导有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第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部长张峰,浦东新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爱武,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强,上海市律师协会会长邵万权,浦东新区人大工作研究会办公室副主任金更良,区委统战部副部长陈琳霞,浦东新区妇女联合会副主席陈露等领导,还有来自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华东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政法学院、陆家嘴管理局、陆家嘴股份、香港柯伍陈律师事务所、绿色技术银行研究院、美国博锐律所、瑞士SIG集团、西班牙嘉里盖斯律所、UESG优世界(中国)认证机构、工商银行浦东分行、中国银行浦东分行等部门单位领导以及汉盛党建共建单位、汉盛客户等单位的众多嘉宾。
主办方致欢迎辞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执委会召集人朱以林致欢迎辞。他回顾了汉盛律师事务所二十九载的辉煌历程,由衷地感谢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各界的信任托付。朱律师表示,以联营签约的"跨境联通"到DeepSeek的"数字赋能",从ESG认证的"责任担当"到汉盛律师大厦启用的"空间升级",汉盛将以此作为契机,重新再出发,继续以专业与创新回馈社会。
领导致辞
浦东新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爱武发表致辞。他指出,汉盛所与柯伍陈律所开展联营签约是沪港两地整合优质法律服务资源、搭建国际化法律服务平台、推进中国法治现代化的积极探索,这不仅是两家律师事务所双向奔赴、互相成就的新起点,也为进一步深化浦东香港两地合作交流,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科技产业创新,发挥了良好的榜样效应,新区司法局将做好后续有关行政许可的指导服务工作。他期待,联营所的落地将在浦东掀起一场知识共享的头脑风暴,化身法律人才培育的摇篮,成为跨境业务的超级枢纽,进一步助力健全上海多元化、多层次的法律服务市场,加快完善国际化法律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浦东国际法律服务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他强调,浦东新区司法局会乘科技发展之东风,聚焦提升涉外法律服务供给能力,持续实施品牌化的提升行动、国际化的发展行动、数字化赋能行动,与大家一起努力,共享法治发展成果,共谱浦东法治新篇。
主旨演讲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第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发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讲,他围绕“人工智能时代对法律服务的赋能和律师业专精特新的紧迫性”展开论述。他结合自身丰富的法律从业与教育经验,指出论坛选题紧扣时代,DeepSeek代表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与产业布局、法律赋能紧密相关。
他认为,DeepSeek对法律界影响重大,体现在认知重构、场景变化和生态重塑等方面。技术架构上,动态法律知识图谱、深度语义解析技术等取得突破;业务模式上,诉讼策略更智能,还有智能合规中枢;行业生态上,推动法律服务业产业化,提升了效率、降低成本并提高质量。未来,法律元宇宙、虚拟法庭模拟、智能立法辅助等将改变法律行业。面对这些变化,律师业为了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应走专精特新之路。“专”指术业有专攻且跨界,法律分工精细,跨界是趋势;“精”涉及专业素养和职业规范,包括精妙构思、精确设计和精良作为;“特”要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新”则是关注新事物,参与法律修改完善,尤其在涉外法治方面建言献策。
周汉民主席强调培养高素质法律服务人才队伍的重要性,本次上海和香港律所联营为沪上首家,可在国际化法律服务方面持续提升。他对服务很多民营企业的汉盛律所寄予厚望,希望汉盛能够运用好民营经济鼓励法,取得更高成就,同时呼吁法律界同仁为中国在人工智能时代法律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联营签约
开启沪港法律服务新篇章
活动上,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与香港柯伍陈律师事务所正式签署联营合作协议。仪式现场,浦东新区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峰,浦东新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爱武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法定代表人、高级合伙人张文律师与香港柯伍陈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甄灼宁律师作为双方代表,签署了联营合作协议,并交换了文本,握手留念。
此次联营合作是上海首家沪港联营律师事务所,也是汉盛律所秉持开放合作理念、积极拓展国际化法律服务布局的重要举措。汉盛律所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之一,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而香港柯伍陈律师事务所在香港法律服务市场具有重要地位,其专业的法律服务和丰富的经验将为汉盛律所带来全新的视角和资源。
从黄浦江畔到香江之滨,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与香港柯伍陈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协作今日正式启航。双方将共同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法律服务,推动两地法律服务市场的交流与合作,共拓国际化法律服务新版图。
荣获优世界中国ESG认证
推动法律行业可持续发展新风尚
汉盛通过通用ESG标准认证与公示机构——UESG优世界(中国)的严格评估,依据首个评价“绿色可持续发展企业”团体标准《通用 ESG 企业评价规范》,历经数月,综合考虑企业的环境政策、劳动和员工权益保障、可持续采购、商业道德、企业内部治理、社会责任以及社区参与度等99项指标全面审核,最终以行业最高评级获得认证!
在陆家嘴管理局经济发展处处长吴剑峰女士、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法制处副处长宋嘉等领导共同见证下,UESG优世界(中国)董事总裁曲庭贤亲自登台,为汉盛颁发了ESG认证证书,汉盛律所高级合伙人李玲玉律师代表汉盛接受了这份荣誉。
曲庭贤总裁向汉盛律所表达祝贺,他认为,UESG优世界(中国)去年联合百余家龙头企业发布国内首个通用ESG评价规范,以百余项严苛指标推动产业链绿色转型。首批参评企业中仅有8%获A级认证,汉盛以非上市机构身份跻身A级,是行业跨越式发展的里程碑。汉盛不仅通过绿色办公践行ESG,更将其深度融入法律服务:搭建公益法律服务体系,设计全周期员工福利,打造绿色生态办公环境,用行动构建行业责任生态。作为专业机构,汉盛是ESG践行者,更是生态构建者。曲庭贤倡议法律行业以汉盛为范本,将ESG转化为行动指南,共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法治生态圈,让ESG成为中国法律服务新名片,一起共建优质、绿色、和谐、永续的世界。
作为上海首家获得国际权威ESG认证的律师事务所,汉盛将继续以行动诠释ESG理念,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优秀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ESG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为法治中国建设注入绿色动能。
DeepSeek私有化部署正式发布
引领智慧法律新时代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在智慧法律领域也迈出了重要一步,DeepSeek私有化部署正式发布。这一里程碑式的发布不仅彰显了汉盛在法律科技创新方面的卓越实力,更为整个法律行业的智慧化升级树立了新的标杆。
DeepSeek作为法律垂直领域AI系统,深度融合自然语言处理与行业知识图谱,具备合同智能审查、法规实时追踪、案例大数据推演等核心功能,同时发布还有智能助手“盛小律”,能够协助律师快速完成智能解析合同条款、识别风险点、提供法律建议、提高审查效率。
活动现场,汉盛工作人员演示了多条针对合同修改场景的指令,包括统一该协议中对协议的称呼、完善甲乙方权利义务、善违约条款、同时做到中英文一致并形成完整合同模板等,AI智能助手“盛小律”成功反馈了准确的修改结果。此外,工作人员还对DeepSeek提问,“我用申公豹的头像做商标,会侵权吗?”DeepSeek快速响应并基于深度思考给出了综合全面且具有专业性的回答。
此次DeepSeek私有化部署的发布,标志着汉盛律师事务所在积极拥抱法律科技、推动行业智慧升级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汉盛未来将继续加大在智慧法律领域的投入,不断提升AI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以实现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
专题发言
专题发言单元由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全国人才战略委员会主任、高级合伙人汤华东律师担任主持人并致开幕词。他首先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背景和意义,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产业布局与法律赋能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杜涛教授围绕“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范式之争与中国愿景”这一主题,分享了其对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他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正面临范式之争,中、美、欧等国家和地区在治理模式上存在战略性分歧。他详细阐述了美国主张加速AI发展、反对过度监管的立场,以及欧盟推动严格监管、加大AI基础建设投资的决心。杜涛教授还介绍了中国在此领域的积极态度,强调中国愿同各国加强交流和对话,共同推动全球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安全发展。他特别提到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的中国方案,包括《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的提出、联大通过的相关决议等,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国对多边主义和联合国的积极支持,以及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承诺。
上海政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院长杨华教授则针对“AI等未来产业发展的法律瓶颈与突破”发表了专题演讲。杨华教授指出,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然而,AI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法律挑战,主要表现在算法歧视、数据安全、知识产权保护、责任认定等方面。这些法律瓶颈制约着AI产业的健康发展,亟待突破。针对这些问题,杨华教授提出了构建"未来法治"新格局的构想。他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向善的原则,建立健全AI伦理规范体系,加强算法透明度监管,完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探索建立AI知识产权保护新机制,明确AI应用主体责任边界,构建适应AI发展的法律框架。
香港柯伍陈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甄灼宁就“人工智能对律所带来的机遇与风险”进行了详细阐述,他指出,人工智能为律师事务所带来了显著的机遇,包括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成本、强化法律研究、预测案件结果为律师制订数据驱动的诉讼策略提供有力支持等多场景的有效提升。他认为,人工智能工具的低成本特性有助于小型律所与大型实践竞争,同时政府或慈善机构也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扩大法律援助的服务。然而,他也强调,人工智能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伴随着一系列风险和挑战,例如技术和业务障碍、数据质量问题、技能差距以及道德和监管不确定性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这些风险和挑战,他建议采用分阶段方法在低风险领域采用人工智能试点工具,并投资培训提高律师使用人工智能的能力。同时,他还强调要优先考虑道德问题,确保数据隐私合规性,并保持人为监督。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律师则围绕“未来产业布局中的地方立法赋能与实践”进行了精彩分享。李旻律师首先指出了我国人工智能立法面临的两大困境,即技术与法律的“时差困境”以及监管陷入“科林格里奇困境”;随后通过借鉴国际立法经验,对比美国与欧盟在人工智能立法层面的时间,分析出不同的策略与需求;进而对于我国人工智能立法定位与具体路径提出个人见解,他指出,地方立法在人工智能立法中可作为“总则式”立法的补充与先行,并举出多个人工智能地方立法实例论证。此外,他提出,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成熟以及地方立法的不断完善,地方在面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立法时,应逐渐从被动管控风险转向鼓励协同监管的模式革新,在中国语境下,通过对不同应用场景建立规则的方式牵引产业聚集,不仅有效克服法律的不确定性,也可以引导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向目标领域汇聚,更好发展人工智能。
本次研讨会还设立了聚焦“DeepSeek背景下未来产业发展法律合规问题应对”的圆桌研讨,由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闫艳律师担任主持人,闫律师以其专业的法律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力,引领了一场关于未来产业发展与法律合规深度交融的对话。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五位重量级嘉宾,分别是绿色技术银行研究院院长兼首席法律顾问倪受彬、美国博锐律所亚洲区首席代表Mike Margolis、瑞士SIG集团首席法务官周颖,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知识产权负责人柏亚军以及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燕。这些嘉宾来自不同的领域,但共同关注着未来产业发展中的法律合规问题,特别是DeepSeek等新兴技术背景下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倪受彬院长探讨了数智化与绿色低碳以及法律赋能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数智化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驱动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引擎,通过人工智能优化能源调度、物联网实时监测碳排放、区块链追溯碳足迹等技术手段,可大幅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与此同时,企业要重视构建绿色发展的数据底座,构建ESG合规体系,要善于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数据资产确权等法律工具创造新价值,国家要积极参与全球产业绿色转型的方法学与标准体系建设。他指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技术赋能、法律护航,共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美国博锐律所亚洲区首席代表Mike Margolis则从国际视角出发,分享了国际大型律所将人工智能辅助法律服务工作的实践,以及所需要注意的法律风险。他指出,AI已经深入律所的工作,从法律文书审核、起草、分析等方面全面介入,大大提升了律所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使用AI也引发了新的讨论,比如AI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法律责任承担等。Mike分享了美国对于AI应用法律领域的最新案例,也引发各位嘉宾对于人工智能在多大程度上代替人类进行了激烈的探讨。
瑞士SIG集团亚太北区总法律顾问兼个人信息保护官周颖指出,数据合规已成为当前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领域,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日益凸显。他提到,DeepSeek生成式人工智能企业已经面临欧盟几个国家的审查。针对数据合规的挑战,周总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首先,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合规制度和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确保符合数据分类分级保护要求和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切实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其次,涉及生成式人工智能企业应加强对数据源头,即训练数据的合法性基础审查,以及对涉及第三方提供数据的尽职调查、合同审查与合法来源书面承诺,使用爬虫技术也应符合权利人的限制条款要求。第三、生成式人工智能企业应加强科技伦理审查与内容生成后的积极纠错审查和设立针对权利人的投诉机制,确保数据处理活动每一步的合法性基础清晰明确无歧视,从数据进和出的两端切实做好数据合规。
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知识产权负责人柏亚军重点探讨了人工智能(AI)在医疗科技中带来的诸多好处。他指出,AI工具如Deepseek等能够显著加快研发进程,然而也需要关注到伦理问题、数据隐私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担忧。他指出,尽管AI能够提高诊断精度和研发效率,但最终为患者负责的还是医生。他认为,未来需要更多的讨论和合作,共同为人工智能在产业的应用提供更多的方案和策略。
最后,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燕律师结合其实践经验,探讨了中资企业在欧盟面临的数据合规问题,分享了欧盟对个人数据保护的基本理念,以及GDPR的合规成本和关注重点。他建议,中资企业可以先抓住欧盟关注的重点开展数据合规工作,例如,数据跨境流动、隐私政策、儿童个人数据保护等,再逐步扩展至全面合规。
在闫艳的精彩主持下,五位嘉宾在多个同AI有关的应用场景、数据保护以及跨境合规方面都分享了真知灼见,也对未来的人工智能背景下产业链合规的挑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经验的分享。本场圆桌会议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思考和启示,也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思路。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党委书记、高级合伙人金震华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并代表主办方对所有嘉宾的出席和精彩发言表示感谢!他表示,作为法律界对Deep Seek与未来产业这两个相互联系议题的首次探讨,本次研讨会涵盖未来产业在地缘政治背景下的立法、执法、法律合规与中国企业海外布局的法律瓶颈以及突破路径,旨在为与会嘉宾、法律界同仁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为推动行业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推动上海未来产业布局与法律赋能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意义深远。
在本次“DeepSeek背景下未来产业布局与法律赋能研讨会”上,我们共同见证了科技与法律深度融合的前沿思考与实践探索。从人工智能到数字经济,从产业创新到法律赋能,与会嘉宾的深刻见解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这不仅是一场关于技术趋势的探讨,更是一次对科技伦理、法律合规与社会责任的深度思考。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将继续发挥其在法律领域的专业优势,为推动未来产业的发展和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扫码分享
搜索
相关新闻
-
01-132021
汉盛律师上榜《钱伯斯亚太法律指南2021》,获评“潜质律师”(Up and Coming)殊荣
汉盛高级合伙人赵冲律师上榜,获评东部沿海(上海)地区“潜质律师”(Up and Coming)殊荣。 -
11-232020
汉盛再度入选ALB“中国最大30家律所”榜单
2020年11月20日,全球知名法律媒体《亚洲法律杂志》公布了2020年ALB“中国本土律所最大30家”和“中国国际律所最大30家”榜单。汉盛律师事务所(“汉盛”)以稳步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再度入榜并稳居“中国本土律所最大30强”前20位。 -
08-102020
行业报道 | 【榜样】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执业为民,用专业让公共法律服务更有力量
文章来源:“上海市司法局”官方微信公众号。 -
08-212020
汉盛荣膺"2020 ALB China 十佳成长律所"
8月19日,全球知名法律杂志《亚洲法律杂志》公布了2020"中国十佳成长律所"榜单,汉盛律师事务所凭借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和优质的法律服务口碑荣列榜单。 -
11-152019
汤森路透ALB亚洲律所50强榜单发布,汉盛荣登榜单,排名第17位
《亚洲法律杂志》(ALB)公布了“2019年亚洲最大50家律所”榜单,汉盛律师事务所榜上有名,位列亚洲律所第17位。这是本所2019年度在继获评2015-2018年度“上海市优秀律师事务所”、《商法》2019年“卓越律所大奖”之后的又一殊荣。